大家身处职场一定遇见过题目所谓的职场万金油一般的人。他们或八面玲珑,妙语连珠,与身边所有人都能嘻嘻哈哈。或似“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对所有业务都能侃侃而谈,运筹帷幄。他们深得上司的喜欢却也不招同事的厌恶,就像一条“泥鳅”,穿梭在职场的河流中,好不快哉。
百度词条对职场万金油的解释是:
职场万金油,是一个网络热词,意思就是什么都会,可什么都只会一点儿。职场万金油就是常说的博而不精,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并没有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化,而是一直游离于表面。入职时间日渐拉长,而职业能力的并未增长,成了木桶效应里最短的那根木板,限制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什么样的组织容易产生万金油类型的员工?
大组织,尤其是职责、分工不怎么明确的大组织
组织一旦大了,其复杂性成倍增加。这就给了一些人“浑水摸鱼”的机会。因为组织的庞大,其每一项决策都会有诸多相关方的参与。任何一项决策导致的结果都有好多因素可以作为解释原因。尤其是一些分工不明确,权责利混乱的组织,更容易滋生万金油员工。任何人都可以给意见,任何人也可以不给意见。一项决策正确或失败的原因有太多的可解释空间。这个时候,谁的同事关系相处融洽,谁就能获得利益。
奖惩制度、激励制度出现问题的组织
当一个组织变成吃大锅饭,做事的人得不到奖励,不做事的反而能够得到晋升的时候,万金油一般的人也容易产生。
人性化,关注员工成长、需要综合能力人才的组织或公司
很多以外资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声明一下:并不排斥国内的优秀企业)其实比较关注员工的“宽发展”。他们更愿意塑造员工的视野,更愿意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员工。尤其是对于技术型项目经理、销售总监这种角色,这类职业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工作本身也需要这类角色对外呈现公司系统的能力。因此,公司更愿意培养一些“万金油”员工以花费最小的代价实现销售工作的高效率执行。
职场万金油的特点
万金油一般是外向型性格,擅长交际,对谁都笑嘻嘻,跟谁都表现的比较亲近,脸皮厚,开得起玩笑,尊敬领导,也不得罪同事,爱张罗小事,能帮小忙,消息灵通,嘴甜腿勤,眼明心亮,没啥大技能,但一般小事难不住,也没啥大志向,最多当个班长、股长什么的小头目,属于八面玲珑型的资深“混子”。
事实上,“万金油”员工都有一些很明显的特点。
首先,他们兴趣广泛,涉猎繁杂,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什么事情都喜欢鼓捣一下。这样的性格让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从而导致精力很难在一件事或者一个领域上聚焦。其次,他们往往没有区分专业和兴趣的边界。最后,“万金油”员工往往都缺乏钻研的精神,往往只求其然,不求其所以然。在了解皮毛之后便心满意足,对于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去钻研的工作缺少毅力。
但人家这混可不是瞎混,而是非常认真的生存之道,自己混有滋有味,而且乐在其中。大部分的万金油属于“人精”型小人物,天赋极高,情商在线,看似是小聪明,但也有大智慧,很多事情不是看不清,看不透,相反,在很多人事物上这类人反而是人间清醒,对自身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非常懂得“扬长避短”。
职场万金油的“职场发展前景”
职业发展是社会化精细分工的产物,其趋势是走向专精特新。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社会持续化精细分工的过程。在农耕时代,一户人家要自给自足,就需要种粮、养殖、纺织、裁剪等等,那个时候“万金油”型的人确实非常受欢迎。但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下。正因为如此,进入到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后,我们发现职业越来越细化。我们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还需要自给自足种粮养鸡来生活了。
这种趋势是持续的,并且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便是新兴职业也不例外。比如,【IT 工程师】这个职业是信息化之后才出现的全新职业,但在 10 年前国内还有【全栈工程师】(前端后端测试都可以做),但目前除了一些小微企业外,一般公司往往都是细分为【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来招募。如果这个时候,一个程序员前端、后端、测试都懂但无一精通,那么不好意思,他是无法通过面试的。
在社会精细化分工里,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某一领域上进行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所有时间全部投入尚且担心不够,如果还发散到多点如何能够做到精通?事实上在面试官眼里,那种工作多年且多份工作经历都毫无相关性的人,一般是很难能放到一个好岗位或者重要岗位上。
在精细化分工的趋势下,“万金油”型的员工天花板很低。对于一家小公司老板而言,这类“万金油”的员工可能是受到欢迎的,因为他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很多“杂事”。比如团建融洽、以及日常纷杂工作都不用操心。然而这些事情对于 万金油员工本身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换句话说,当 换工作和跳槽时又有多少公司会为 你的“十八般武艺”来买单呢?或许万金油在目前这家小公司里颇受欢迎,但看着他日常工作抽出大量时间来处理公司的“杂事”,伺候领导的小事,而从无法专注于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一旦某天离开这个环境或者组织崩塌,那这种万金油的人只能随之覆灭。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一个人的薪资是与其专业能力的深浅紧密相关的。对于 万金油来说,老板也许会考虑到他日常繁杂的工作而多给一点薪水,但整体来说,他的薪资就是处于低阶水平上。在当前的社会中,一直以来奉行的“木桶理论”正在逐渐被“长板理论”所替代,因为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整体能力的大小是由团队内各个成员的长板长度来决定的,这也是精细化分工的必然。
因此,对于“各项平平,毫无长处”的“万金油”而言,这个时代无疑是残酷的,他们职业的发展很容易触及天花板。万金油”型的员工很容易被职场所淘汰。
然而,如果职场的万金油们能够在获得了宽阔视野之后能够俯身钻研专项技能,那就很有机会成为一个即拥有宽阔视野有具备执行能力的管理者或领导者。从这个角度看,“万金油”们似乎具备其独特的优势。
最后的话
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能力水平一直不发展,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因为知识更迭、精力和体力衰退等原因被公司所淘汰。职场万金油即有机会脱颖而出,转向一条康庄大道,也极可能因此而消沉,失去进取和斗志,从而沦为“无用”之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也有各自职场的术与道,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条具备正确意义的路。
上一篇: 商业社会的傲慢与偏见
下一篇: 中小学生寒暑假这事怎么就没人提废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