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吏治败坏,官员贪墨成风。到了崇祯朝,满朝的文武,却无力抵御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更无法阻止清兵入关。最终曾经熠熠夺目的大明王朝覆灭,令后来人感叹、唏嘘、悲愤、不解。
后来人评判明末那段历史,君不是昏君惰帝,崇祯帝一生勤俭至极,六下罪己诏,亦无能回天,被后来人戏说,勤政倒不如惰政。臣亦不是真庸,却趋炎附势,沆瀣一气。眼见大厦将倾仍为私利而内斗不止,谋身不谋国。
明朝末年的英雄人物,能臣良将多不多?多,真的很多,文如叶向高、孙承宗、杨嗣昌、孙传庭等惊世奇才,武有卢象升、曹文诏、袁崇焕、祖大寿、李定国、秦良玉等忠臣良将。
然而这些人被时势裹挟着,或浮沉飘零、或沉冤不雪、或心机空费、或身死国灭,或力战而亡、或自骄倾轧、或投降变节、或独木难支。王朝末代,英雄是有的,只是可惜,在当时千疮百孔的朝政与无力回天的地方糜烂的背景下,纵然圣人再生,除了另起炉灶,也已经丝毫没有裱糊成功的机会了。
研读大明晚期的朝局,皇帝识人不佳,用人不善,朝令夕改,刚愎自用。文官系统崩坏,劣币驱逐良币,人才遭到排挤。人才成了庸才,能臣化身奸臣,历史照进现实。令人不免思索,究竟是不正确的个体导致了组织的崩塌还是崩坏的组织造就了扭曲的人?
错误的人会造就崩坏的系统
人才是企业保持发展的主要生产力,也是驱动创新和改革的最强动力。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无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选对了“人”,都会带来企业的生存转机和发展腾飞;用错了“人”,都会招致企业的生存困境和发展衰败。在西方国家,常常就能够看到,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亏损至一定程度,通常做法就是“换人”(更换职业经理人等),让能者走上前台重新整合调配企业相关的“人”、“制度”和“要素”。
华为的任正非任总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以前华为末位淘汰的全是员工,把员工每个月干掉10%,后来我发现真正要淘汰的是干部!”“通过对管理者的淘汰,把压力传递到管理工作上去,我们就进步了。”董明珠也指出:“如果开除10个不合格的员工,那么一定要先开除他们背后不合格的领导,杀掉一个高管,比杀掉一百个员工更加管用”。
如果你身处的组织或企业在肉眼可见的走下坡路,如果是一家体量较小,年龄较短的企业,那老板一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如果是一家拥有几十年甚至百年历史的巨无霸,那一定是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发生了巨大的问题,千疮百孔。
崩坏的系统有一些典型的特点:
1、到处都能看到“摸鱼”的员工,做事的人得不到正向反馈,不做事的人也难被察觉;
2、没有人真正在乎客户反馈;只关心领导的“反馈”,PMP风盛行;
3、双向反馈功能都丧失,上层意见得不到贯彻,下层意见得不到反馈,组织“空转”严重;
4、开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形式主义严重。
....
观察这样的组织或企业,之所以会走向没落,任用了错误的人,尤其是执行层面的管理中层,应该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中下层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个组织至关重要。他们是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的人,也是向上反馈信息,起启承上启下的人。晚明基层不乏能臣干吏,然而皇帝身边围绕的内阁大臣却有两位列入奸臣传,崇祯皇帝制定的大多数政策也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却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缺乏一线人员的反馈(当然这也源于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不接受反向反馈导致的)而事事无疾而终。内阁掌权的大臣们只做有利于自身的、当下的,却不做长远的、正确的事。一群错误的管理者导致了王朝最终的覆灭。
这样看,是使用了错误的人,建设了错误的制度,形成了错误的系统,导致了最终的败局。
崩坏的系统滋生/培育了错误的人
在现代职场中,经常也可以发现特定的一些公司中,不同的人往往带有一些相同的属性。华为、宁德时代等一些科技公司的人被普遍认为充满了狼性文化,能打擅攻,综合能力特别强强。互联网BAT出来的人往往被认为很“卷”很拼,工作至上。 实际上,每个身在组织中的个体都难免被公司的文化、团队的气质所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带出来的是一群积极向上的人。而一个崩坏的系统如同一口染缸,也如加了砒霜的酒缸,日复一日的侵染、吞噬。身在这样的组织,个人太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而往往会被同化。
流行逢迎领导,拍马屁的组织下,不这样做的人反而会遭到排挤。流行画饼的公司,不会画饼、不擅长画饼的人往往得不到提升,反而会画饼的人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而获得提拔。崩坏的系统下,劣币驱逐良币是常态,如果个人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很难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下获得成长和进步,相反,待得久了反而容易打击信心,甚至同流合污。
笔者耕耘职场十几年,曾经历过企业的野蛮增长期,辉煌发展期以及没落期,深深感叹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有多么重要,同时也深深感慨,一个英明神武的管理者、带头人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多重要。最近读了一本美国作家-爱迪思著作,连界资本创始人王玥翻译的《企业生命周期》这本书后,更是不由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以及正确的人对企业作用之大。
最后的话
其实很难去定义究竟是崩坏的系统造就了扭曲的人还是扭曲的人塑造了崩坏的系统。处在不同的阶段的系统,不同能量的人在相遇的时候可能都会对对方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这种“化学反应”会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涉和影响。然而,梳理判断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内省自己自己的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却是职场人必须要去做的。如果置之不理,放弃挣扎,那大概率就只能被迷雾吞噬,被洪流卷入从而失掉了自我。
上一篇: 商业社会的傲慢与偏见
下一篇: 中小学生寒暑假这事怎么就没人提废除呢?